北京章哥,房地产从业20年,通晓业内门道,我不做所谓的“专家”豪瑞优配,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。
一
Q:
请问,现在住在崇文门国瑞城附近70平米房,房本是按经济适用房。现在能换到青塔沙窝桥附近大房子,110平米以上期房,27年10月份移交,房价1万3千多到2万2左右,房本也是按经济适用房,都是单位央产房。
现房子2000年所建。如果换房子,现在所住房子需要折算现金用于购买新房子。再加上必须购买商品房证的车位(预估28万)和储物间(成本5千,售价未定),这样购买可能接近2百万,单位会提供银行贷款。另外11号线会距小区200米设出入口,12公里外新建11中学丰台校区会给一部分学位。
目前居住的房子很合适,距离单位3公里多点,小孩高一,去学校走路15分钟,面积也够住了。换新房子后距离单位13公里,还有13年满60退休,这样上下班要多花时间了,小孩还差1年高考。现在问题是花费2百万换一个只能居住,可能不能变现,而且增加交通时间的房子合不合适,请帮忙分析一下。
A:
1、沙窝桥的1.3万起价,这可够便宜的,五环外的央产房都比这贵。所以如果是这价格那肯定买呗,先占了便宜再说。但如果是2.2万或接近2万,那在我看来就不算多便宜了,毕竟五环外一万多,差一环别差太多啊。
另外车位和仓储房必须购买?这都属于消费,如果不是强制购买的话就看自己是否需要吧,但没什么投资保值的意义。成本5000这数字甭当真,只看自己是否需要,一般是不建议的,这种储物间属于鸡肋,没有的没事儿,有了的话就是存一堆鸡肋。
2、地铁看自己的通勤感受,反正央产房短期内也不会有政策,跟保值也就没关系。学位不是给小区的,而是给单位的,所以就算将来能上市了+学校成绩好,这小区也不算学区房。因为接盘的买房人是不能获得学位的,对小区的价格也就没影响。
3、反正要是我的话先看价格,如果是1.3或1.5万左右就买,怎么都值。2万左右就那么回事儿了,性价比还不如五环外的呢,毕竟这是丰台不是海淀。
或者这么说吧,如果是让我用国瑞城的70平换南沙窝的110平,就算不添钱我都不换。除非是给140平的,否则从价值来讲不划算。
仅供参考。
二
Q:
请问,我也是2008年来北京上学的,当时北京的房价二环内才2万左右豪瑞优配,四环就1万多了,五环外紫金新干线当时才7000多,但觉得不便宜。
我家亲戚给我表哥买在四季青美丽园,150平花了200万全款,当时觉得这是天文数字,但又觉得自己奋斗十年也能买下。没想到十年后有点积蓄的时候都涨了将近10倍了,所以才买的紫金新干线。
请问您对现在的紫金新干线怎么看?是否值得继续留着,或者是卖了等待一段时间?
A:
1、我没明白,您不是就这一套房吗?那卖了之后是租房等着还是回老家等着啊?而且您不是也没赔吗,那为什么非得要卖房啊?万一您卖了之后不降呢,甚至是涨了怎么办,还能买回来吗?
2、现在新干线的90平两居室400来万吧,租金多少?估计得6000多,那租售比就是700左右,基本在正常范围之内。毕竟这是回龙观品质比较好的小区,改善高于刚需,那价格走势就至少不弱,所以租金收益率低点儿也正常。
那现在的租金收益率是1.5%以上吧,而银行存款利息是低了1.3%,高了1.5%,最高的国债都到不了1.8%了。那就为了0.3%的收益,却要冒有可能原价买不回来的风险,就算买回来也得付出税费成本,您觉得值吗?反正我觉得犯不上,踏踏实实住着多好啊,何必自己跟自己较劲+增加风险呢?
3、总之我觉得没意思,您这是钻牛角尖儿了,把工作上的不顺转嫁到房子上了,没必要。还是放平心态吧,房子是用来住的,工作可以重新找,等行业回暖后应该不难,但房子再想重新买可就难了。
仅供参考。
三
Q:
请问,预算大概可以有1000万(首付500多),明年底能拿到北京户口,小孩今年出生。 我老婆在白石桥南上班,相对闲一些,我在大钟寺或者太阳宫(反正是北三四这一片),想选个学区中等偏上就行,通勤OK,三口之家(顶多加个外婆)相对舒服的,有什么建议么?
A:
1、这问题问的让人不好接茬儿,都千万预算了,不强求学区也不提保值,只问“相对舒服的”,这种没标准的事儿怎么聊啊?
相当于说拿着1000块钱想三四个人吃顿饭,不谈营养卫生,是不是预制菜也无所谓,吃的顺嘴儿就行,请问怎么建议啊?不是不能建议,但总感觉有点儿凡尔赛的别扭似的。
2、简单说吧,如果能接受朝阳区的教育(海淀低配版),那常规建议是先看太阳宫或亚运村望京。因为海淀到目前为止的学区溢价没降多少,中关村、海淀和紫竹院的溢价率都不算低,那居住角度的性价比就仍然不是很高。
另外溢价部分也有一定的保值风险,毕竟明年就是入学大趋势的明确拐点了。而如果买在学院路和北太平庄倒溢价低,但有可能到时候用不上这学区,所以考虑好吧。
而千万在太阳宫一带虽然也不算太高的预算,但朝阳有自己的特色,这预算能买到学区好但溢价低甚至没有溢价的学区房了,也就是各项兼顾。比如典型的人朝陈分嘉铭或清朝望京学区,千万左右的商品房都没什么溢价。学区则放到海淀也很强,说中等偏上有点儿低估这几个学校了,而且都是九年的(清朝望京单校)。
3、其他没什么建议,通勤OK和居住舒服都是自己的感受,外人无法建议。
仅供参考。
四
Q:
请问,我问个房产继承的问题,我母亲名下两套房,一套公房,一套我结婚时买的放在父亲名下转到母亲名下的。我名下无房,有个姐姐,继承是我结婚的这套房给我,那套公房平分产权或卖掉分钱。请问怎么过户最省钱?
另外这套公房是在现在东城的沙子口的,是学区房,您建议是我要房,给姐姐钱。还是我要钱,房归姐姐,还是索性卖了分钱,还是共同继续持有?
A:
1、如果您的这套婚房不超过90平米,那可以先卖掉母亲这套公房,然后走买卖,这就能省点儿钱了。因为这婚房肯定超过五年了吧?那能做成满五唯一,买卖的话能省税费。否则虽然可以走继承,但继承等同于买卖,并省不了多少钱。
2、公房的话先看你们姐弟谁家有学位的需求吧,谁有就给谁房子,另一方拿钱。如果都没有,那我建议是索性卖掉分钱。
因为学区房的溢价高,沙子口属于天永学区,学区不算强但溢价并不低。而现在已经过了入学高峰期了,以后有可能溢价受影响。那无论谁拿房子,都说不好会不会吃亏,索性趁着溢价还高的时候,卖了分钱得了,自己想要什么房子再买,省的以后影响姐弟关系。
3、共同持有也是这种情况,反正人口趋势是明摆着的,如果没有利好学区房的政策,那溢价部分的比例至少不会再上升。俩人共同持有的话无非就是共担风险,何必呢?
仅供参考。
关注“章哥说买房”公共号,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。
维嘉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